四川:設立首家冬水田研究院,出臺水田墾造工程技術指導文件
作為全國最大的冬水田分布區,四川在該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領域作出新布局。9月5日,全國首家冬水田研究院在宜賓職業技術學院掛牌成立。日前,四川出臺《四川省墾造水田工程技術指南》?!吨改稀芬幎巳⊥恋卣螇ㄔ焖锏慕ㄔO目標、項目區選擇、規劃布局和技術要求,適用于四川省土地整治墾造水田的建設, Continue reading 四川:設立首家冬水田研究院,出臺水田墾造工程技術指導文件
作為全國最大的冬水田分布區,四川在該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領域作出新布局。9月5日,全國首家冬水田研究院在宜賓職業技術學院掛牌成立。日前,四川出臺《四川省墾造水田工程技術指南》?!吨改稀芬幎巳⊥恋卣螇ㄔ焖锏慕ㄔO目標、項目區選擇、規劃布局和技術要求,適用于四川省土地整治墾造水田的建設, Continue reading 四川:設立首家冬水田研究院,出臺水田墾造工程技術指導文件
近日,農業農村部印發《“十四五”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專項規劃》)。記者就《專項規劃》編制有關問題,采訪了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負責人,針對專門編制的目的、發展目標及重點任務等問題進行了答疑。根據國務院近日發布的《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》,要求加快發展草食畜牧業。實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質行動,開展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示范。啟動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行動,開展奶農發展乳制品加工試點。優化屠宰企業區域布局,推進屠宰企業標準化創建?!秾m椧巹潯肥轻槍θ珖暡莓a業發展的第一個專項規劃。專門編制這個規劃,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慮。 Continue reading 我國飼草產業第一個專項規劃:專門編制目的是什么?重點任務有哪些?
2021年9月,《廣東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“十四五”規劃》發布,《規劃》共11章48節,長達142頁,《規劃》制作了17張產業發展分布圖。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是云南省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“十四五”時期,云南農業發展環境更趨復雜,必須加強統籌,加快破解發展難題?!端拇ㄊ 笆奈濉蓖七M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》提出了補齊“10+3”產業體系支撐性短板等10項重點任務 Continue reading 廣東云南等四省發布“十四五”現代農業發展規劃,內容各有特色匠心
近期,官方(自然資源部)答復了相關疑問:《土地管理法》第三十七條規定,非法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或者挖塘養魚的,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;破壞種植條件的,依照《土地管理法》第七十五條的規定處罰;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》第十二條明確規定——耕地應當優先用于糧食和棉、油、糖、蔬菜等農產品生產,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將耕地轉為林地、草地、園地等其他農用地的,應當優先使用難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。 Continue reading 耕地能否用來種果樹?哪些耕地適合轉為林地,草地和園地用途?
為進一步推進“放管服”改革,文化和旅游部決定廢止《旅游規劃設計單位資質等級認定管理辦法》(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令第24號令)。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生效。從事旅游規劃設計業務是指:編制各級旅游發展規劃,包括全國旅游發展規劃、區域旅游發展規劃、地方各級旅游發展規劃;編制各類旅游專項規劃,包括旅游景區規劃、景觀設計、活動策劃、營銷策劃、資源開發方案等;提供與旅游規劃設計相關的其他服務。 Continue reading 2021年12月23日起,文旅部廢止《旅游規劃設計單位資質等級認定管理辦法》
雄安新區印發《河北雄安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規劃(2021-2025年)》。緊扣雄安新區國家使命,瞄準世界科技前沿,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,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要素資源,加快農業產業提檔升級,以發展綠色生態農業為方向,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、智慧農業創新樣板區、農業融合發展示范區、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、國際農業合作交流中樞。 Continue reading 河北雄安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專項規劃(2021-2025年)發布
近日,農業農村部、財政部決定2020年繼續開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。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創建的產業園給予適當支持,申報成功扶持資金一般達上億元,產業園區可以獲得還林造林補貼、水電路補貼、農機購置及更新補貼、土壤改良及提升補貼、基建補貼等紅利。那么什么樣的現代農業園可以申請成功?讓我們先看看2018年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名單總共11家 Continue reading 2020年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條件與申報政策流程,附成功案例
盡管我國農業園區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,但也存在一些問題,如①農業園區發展不夠平衡;②園區內的科技集成轉化能力較弱,有特色有優勢的科技產業規模小,效益不高;③園區內產業關聯度不高,尚未形成產業集群;④各地農業園區資金籌集渠道不暢,政府財政投入較少,項目經費和扶持資金不足,使得中小企業創業艱難,大多數農民收入低,需要通過科技引領致富,資金短缺制約著農業園區的可持續發展。 Continue reading 農業園區的規劃編制和實施:應該注意哪些基本問題?
目前鄉村規劃大量簡單照搬城市、注重形式、內容空洞,農民看不懂,實用性極差,花了不少冤枉錢,沒有什么效果。鄉村產業的發展是鄉村的關鍵,之前鄉村往往做了很多產業的研究,但是絕大多數并沒有在空間落地,沒有具體建設指引,沒有規劃。產業的研究與規劃落地,形成兩張皮。比如申報場具體放哪里,在哪里搭建大棚,在哪里放牧,在哪里種植,哪里保護山林,都沒有落到空間實處。 Continue reading 鄉村需要什么樣的規劃?怎樣做到以需求為導向編制鄉村規劃?
近年來民宿業態在全國蓬勃發展,已成為我國住宿業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中鄉村民宿尤其受到關注。鄉村地域廣闊,農民居住和資源分布分散,基礎設施相對薄弱,但山水等自然資源和民風民俗及歷史文化資源保存相對原始、完整。依托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淳樸的人文資源發展鄉村民宿,讓鄉村民宿本身成為旅游吸引物,就可將劣勢轉變為優勢,帶動鄉村旅游和相關產業發展,拉動農民就業并促進文化復興和百姓富裕。 Continue reading 休閑農業之鄉村民宿如何健康可持續發展?
土壤修復技術、裝備快速發展目前,國內外污染場地土壤修復技術種類繁多,優劣難辨,需要對其進行科學的評估,才能為修復技術的篩選和實際應用提供依據。我國土壤修復行業起步較晚,相關技術積累遠未達到國外的深度和廣度。2018年1月,《土壤污染防治先進技術裝備目錄》中提出15種先進技術裝備,包括污染土壤異位淋洗技術、土壤與修復藥劑自動混合一體化設備等。 Continue reading 2019年土壤修復行業發展趨勢分析
韓長賦強調,要按照農業高質量發展要求,繼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、鄉村旅游、休閑康養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,要堅持將鄉村產業放在鄉鎮和村,把產生的效益、解決的就業、獲得的收入留在農村,真正讓農業就地增值、農民就近增收?!多l村振興戰略規劃(2018—2022年)》是我國出臺的第一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年規劃,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綱領。 Continue reading 解讀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亮點:推進鄉村振興的行動指南
到2020年,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,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。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,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明顯提高,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;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,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續縮??;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,貧困縣全部摘帽,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Continue reading 鄉村振興如何建設?未來該怎么干?國務院戰略全文帶你看重點!
惠州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,積極推動“旅游+”產業融合,努力形成區域資源有機整合、產業融合發展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。旅游產業發展已從資源驅動1.0版本成功轉型為市場驅動2.0版本,全域旅游發展上升至“主客共享,城鄉一體”高水平階段。截至目前,廣東省有14家入列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錄,惠州就占3席(惠州市、博羅縣、龍門縣)。 Continue reading 惠州發展全域旅游 描繪美麗畫卷(廣東農業新聞)